乐鱼全站app下载网址

产品展示
密录:整编第74师“三五部队”称号由来及各部军事主官沿革
发布日期:2024-11-05 00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整编第74师的前身是“抗日铁军”第74军,组建于1937年9月的淞沪战场上,彼时中日双方军队鉴于增援部队越来越多,各自都在扩编和整顿序列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分头开来上海战场的王耀武第51师(原驻陕西)和俞济时第58师(原驻湖北)合编为第74军,以黄埔一期俞济时中将为军长(兼58师师长),同时还下辖杂牌部队独立第34旅,旅长罗启疆,该军战场序列划归罗卓英的第15集团军指挥。

罗卓英原任第19集团军总司令,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升任淞沪战场“左翼作战军”总指挥后,罗卓英火线接班,所遗职务由薛岳接替,“土木系”老本第18军也正式开到,陈诚的班底算是彻底就位了。第74军两个主力师的前身也值得记录,第51师是由“补充第1旅”扩编而成,基层官兵来自河北保定编练处,战斗力最强;而第58师由浙江省三个保安团在宜昌编成,俞济时凭借通天的关系(蒋之心腹、叔父俞飞鹏军需署长)要来一水的精良武器,甚至配备了六门德式榴炮,装备最好。

1937年11月,原德械第88师副师长冯圣法调任第58师师长,独立第34旅调出,此时第74军的序列是:军长俞济时,第51师师长王耀武(黄埔三期)、第58师师长冯圣法(黄埔一期)。第74军此后参加南京保卫战,城破撤往江北,折损颇重。这个时期“网红”张灵甫任第51师305团团长,李天霞任第51师副师长兼153旅旅长,而第74军后来的另外一个师第57师,在师长施中诚的率领下正隶属李延年第2军指挥。

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,从河南战场撤出的第74军划归第一兵团薛岳指挥,布防于江南南浔铁路附近。在“万家岭大捷”中与第4军、第66军等部共同奋战,一举击溃日寇第106师团,此间李天霞升为防守庐山的第40师师长,暂时离开了第74军系统,张灵甫接任旅长。而施中诚的第57师在李延年军团长(升了)麾下驻防江北,并在田家镇要塞防御战中顽强抗敌,表现非常出色。

直到1939年初,第57师才划归第74军序列,这个甲种军终于完成了三个师的编成。当年6月,军长俞济时兴冲冲赶往广西全州接任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第5军军长(一共当了14天军长),已升为副军长的王耀武终于得以执掌这支部队,此时的序列是:军长王耀武,第51师李天霞、第58师冯圣法,第57师施中诚,“三五部队”正式成名。

按军中惯例,三个师的别号分别起名为:第51师为“克成部队”、第57师为“天全部队”、第58师为“长泰部队”。在打满抗日全场的战火纷飞中,第74军曾经多次重创日军,成为第六和第九战区的救火队员,并被军事委员会遴选为四个“攻击军”之一,换装苏械后转隶重庆军事委员会直辖,升格为江南抗日战场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机动力量,日军畏之称为“虎之师”,其中第57师在上高战役中因防守不动如山被授予“虎贲”称号,全师佩带虎贲臂章。

冯圣法中将1939年8月升任第86军副军长,黄埔四期的廖龄奇接任,第二次长沙会战后廖龄奇被错杀,张灵甫坐上了第58师师长的位子。施中诚中将1941年调升第100军副军长(后转正),黄埔一期的余程万接任第57师师长,于是有了“8000虎贲守常德”。1944年2月,王耀武升任第24集团军总司令,被赋予人事全权,却听从张灵甫的建议,没有提拔副军长李天霞接班,而是将第100军军长施中诚调回,再将李天霞忽悠为第100军军长,终于让李天霞第二次离开了74军系统,彻底与军长宝座擦肩而过。

一年后,张灵甫升任副军长,随即入陆大学习镀金,1946年整编会议后,出任整编74师中将师长。三个师分别缩编为整编第51旅、整编第57旅和整编第58旅,1947年覆灭于孟良崮战役中。

王耀武张灵甫俞济李天霞施中诚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